我记得最深的游戏叫野锅香,顾名思义,就是野外烧的食物特别香。年轻人一听,可能笑了,这算啥游戏?但这确确实实是上世纪60年代的孩子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尤其是长在农村的孩子。12岁左右的孩子玩得最欢,小一点的不会玩,大一点的孩子不好意思玩。
那时,孩子们放学比较早,下午4点基本都离开学校了,太阳还在天上高高挂着呢!作业很少,几乎没有。那干嘛呢?挖猪草,摘羊草。嘿嘿,这下孩子们成了下山的小猴,入林的小鸟,整个身心完完全全浸到自己的世界里了:新鲜的马兰头,会飞的蒲公英,三色的蚕豆花,已不足以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会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聚到一起商量野锅香的事儿。
野锅香,首先要搭建野锅,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结成伙的小伙伴会尽快占据有利地形:一般是沟沿,上高下低。上面掏一个圆口,不是很大,可以放下一只小铜碗(大多是原始的铜灯盏);下掏一个方孔,可以塞点稻草;最难的是圆口方孔要相通而中间的桥梁不能坍塌。这样,野灶就竣工了。其次是食物,这个从家里偷了一点猪油,那个从鸡窝里摸了一个蛋,另一个从田地摘了一捧麦穗,如果谁从家里偷出点咸鱼之类的,他就是今天的大王了,待会儿分食物的时候,肯定得听他的。品尝美味是最开心的时刻,用大拇指和食指高高拎起食物,仰着脖子,张大嘴巴,手指一松,哧溜一声,人间最香的美味入口,让你回味三天。此时手指,鼻尖,脸蛋都成黑乎乎的了。
玩野锅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时燃火的草太潮湿,黑烟滚滚,熏得你睁不开眼;有时烧到一半,锅翻了,白忙活了;最糟的是烧好了,准备大快朵颐,却因为选的地点不够隐蔽,离村子近,被大人发现了,吼着骂着赶过来追打,只好舍弃美味,作鸟兽散。
野锅香与如今的野炊是不一样的,那份轻松快乐,那份战战兢兢,那份成就感,可能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