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最低工资标准2023
自2021年8月1日起,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2.64元、每月不低于220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3.33元、每月不低于2320元。目前正在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就是这个标准,非常有必要在2023年进行调整,这也是大势所趋。
自2019年7月1日起,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12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2.64元、每月不低于2200元。
自2018年9月1日起,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00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2.18元、每月不低于2120元。
自2017年9月1日起,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由每小时不低于10.86元、每月不低于1890元,调整到每小时不低于11.49元、每月不低于2000元。
2020年和2022年北京都没有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所以2022年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也就没有调整,最高标准每月仍为2143元,最低标准每月还是2034元。
那些符合连续享受二十四个月失业保险待遇的北京灵活就业人员,还是赶紧放下正在享受的职工社保补贴吧,随即享受待遇更高的失业保险待遇吧,50000元正在向你招手呢。
老黄就盼着北京能在2023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因为要是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了,也就意味着失业保险金的发放标准也就提高了,老黄准备在2023年某个时候申领失业保险金,目前正在享受4045人员职工社保补贴,每月缴费585元(2022年8月开始最新标准,原标准为529元)。
本人认为,北京在2023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该是一件大概率的事情,预计最低工资标准将调整到每月2400元或2420元。要是再不调整的话,那就实在说不过去了,灵活就业人员的日子不好过,失业人员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自2021年8月1日起,北京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增加218元,最低发放标准每月为2034元,最高发放标准每月为2143元。
自2020年7月1日起,北京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增加110元,最低发放标准每月为1816元,最高发放标准每月为1925元。
自2019年5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增加170元,最低发放标准每月为1706元,最高发放标准每月为1815元。
自2018年9月1日起,失业保险金月发放标准在现行基础上,每档增加244元,最低发放标准每月为1536元,最高发放标准每月为1645元。
本人一直认为,北京灵活就业人员该享受职工社保补贴的时候就赶紧享受;北京灵活就业人员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时候就赶紧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北京灵活就业人员不要总是盯着职工社保补贴不放,还有更高待遇的失业保险待遇不去享受,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人社部刚刚更新:全国各地最低工资标准(2023年最新版)
2023年新年伊始,今天来跟大家聊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工资。
近日,人社部发布了2023全国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表。
具体有什么变化呢?最低工资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最低工资包不包含五险一金呢?
人社部发布
2023年最低工资标准
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截至2023年1月1日),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为全国最高。
14个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000元及以上。
其中部分省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
自2023年1月1日起,河北省实行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主要分为三档,分别为2200元、2000元、1800元;
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每小时22元、20元、18元。
自2023年2月1日起,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一类地区每月1890元,二类地区每月1760元,三类地区每月1660元;
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每小时19.60元;二类地区每小时18.30元;三类地区每小时17.20元。
上海月最低工资2590元全国最高:
2,北京真实工资水平是多少
根据北京市人社局和北京市统计局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7560元月平均工资为6463元。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为69521元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这意味着较上增长11.6%。
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2268元私企52902元。北京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2268元与的93006元相比增加了9262元增长10.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3%。
北京月平均工资6463元社保基数将随之调整
由于北京市人社局和市统计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年度北京市职工平均工资的通知透露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77560元月平均工资为6463元。与此同时本市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和缴费金额也将随之调整。
据了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按照本人上一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其中缴费基数上限按照本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确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确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本市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
≈行业门类看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225482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2.20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48828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46倍;卫生和社会工作125273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2倍。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776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4.8%;住宿和餐饮业4887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7.8%;农、林、牧、渔业49478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8.4%。最高与最低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4.93,1。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股份有限公司的平均工资最高为140914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8倍;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为139490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6倍;第三位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114991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12倍。平均工资最低的是股份合作单位为42134元是全市平均水平的41.2%。
北京应届生平均工资3109元 全国排名第二
应届毕业生踏入职场也有一个多月了,有机构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35万份有效问卷报告的整理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应届毕业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起薪最高的北京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应届生平均起薪为2443元/月,相当于半部苹果手机,但也比增加了324元,其中一线城市薪资水平领先,像北京为3019元。而酒店管理类专业虽然就业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却最高,为2900元。
物流类专业在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为很有前景的专业,它的平均起薪为2875元;电气自动化专业排名第三,平均起薪为2842元。而排名最后的三类专业分别为汽车维修类、旅游管理类以及环境科学类,他们的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 而令女生们气馁的是,男生的平均起薪要高于女生。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此次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许多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
在针对应届生生活情况调查中,应届生的整体月均花销为1138元,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平均每月的开销是1229元,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生月均花费为1122元,差距并不大。
应届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 日前, 北京大学 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而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
报告显示,应届生平均起薪为2443元/月,相当于半部苹果手机,但也比增加了324元,其中一线城市薪资水平领先,像北京为3019元。而酒店管理类专业虽然就业率很低,但是平均起薪却最高,为2900元;物流类专业在就业率和薪酬水平方面均名列前茅,成为很有前景的专业,它的平均起薪为2875元;电气自动化专业排名第三,平均起薪为2842元。而排名最后的三类专业分别为汽车维修类、旅游管理类以及环境科学类,他们的平均起薪在2000元左右。
而令女生们气馁的是,男生的平均起薪要高于女生。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现象依然存在,此次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中男生的平均起薪为2630元,要比女生高出389元,许多企业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录用男生。
在就业意愿方面,调查的结果给了人们不小的惊讶,锐气满满的90后毫不掩饰自己对体制的向往,显示出极其的实用主义,49%的人表示毕业之后想去体制内工作,其中国有企业最受欢迎,当前热门的国家机关公务员虽然工作稳定,但并不受90后应届生追捧。然而残酷的就业现实并不能满足所有应届生的工作意愿,的就业现实是,最终只有16.7%的应届生去了体制内工作,而有78.9%的人由于种种原因最终选择了体制外的工作。
90后更为现实的表现是,其期望月薪与实际月薪惊人的相似,期望的平均起薪为2606元,较略有提升。与实际的差距仅为163元,较去年的391元的差距又“精准”了不少。
三成应届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
在针对应届生生活情况调查中,应届生的整体月均花销为1138元,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平均每月的开销是1229元,尚未找到工作的应届生月均花费为1122元,差距并不大。究其原因是因为绝大多数的学生目前仍然住在学校,只有少数已入职且工作地点较远的学生可能自己租房,所以多数人没有住宿的压力,开销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状态。
调查显示,应届生的每月平均储蓄为325元,其中已经找到工作的人群月均储蓄为539元,比尚未找到工作的人群多249元。但在已经找到工作的应届生当中,近四成的人没有储蓄,过着典型的“月光”生活。同时,65.9%的人毕业以后不会再得到父母的资助,这些人依靠自己的收入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做“啃老族”。其余三成多仍需“啃老”,甚至有5.9%的人每月还会得到父母1000元以上的经济资助,这群人中有84%的人没有找到工作,但是他们的月均开销却达到1553元,比应届生的平均水平高出36%。
六成简历被浏览时间少于1分钟
调查显示,面对海量简历,HR放在一份简历上的时间相对过去有所减少,有9.3%的企业HR平均10秒浏览一份简历,而几乎60%的企业在一份简历上停留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
其中,待遇相对最好的三资企业,在1分钟内浏览简历的比例也最高达到68.6%,其次为国有企业。而社会团体因为招人相对艰难,因此浏览简历的时间也相对较长,最为认真。同时,随着给出薪酬的提升,浏览简历的时间也就会变得逾长。但当月薪达到5000元以上后,浏览简历的时间又开始下降,分析认为,薪酬高,会让该职位变得热门,因而求职者众多,企业看简历的耐心又开始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