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三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压最为严重,血压一旦上升,如果得不到治疗,很可能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很常见的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严重使人的生命受到威胁。
高血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到医院检查的时候才发现血压偏高,如此以来,很容易使病情耽误,导致并发症出现。
一旦患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得到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检查血压的水平,之前我们判断血压是否正常的标准是在120/80mmhg。
但现在因为社会不断的发展,血压标准也有了变化,新的血压标准已经公布,不妨大家看一下下面的表格,或许你的血压并不高。
2022“新血压标准”或已揭晓,不再是120/80mmHg,不妨自查一下
高压正常收缩范围在100~120之间,低压正常在60~80之间,这是大部分人心中最标准的血压值,会将这个数值认为测量血压的标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提高,大家对于血压作出的判断,会有所差距,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慢性疾病不断的研究,最终对血压表正常范围作出了改变,受到性别以及年龄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测量血压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差异,这也是正常浮动的标准。
大家可以通过这个表格来检查自己血压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如果超出范围,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稳定血压,能够降低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人体血压数值水平偏高,出现了哪些不良反应?
1、持续性头痛
人体血量水平呈现上升,在短时间之内没有找到药物稳定的方法,则会出现血流循环受阻,以及脑部缺氧和脑部缺血,紊乱人体血液平衡的同时,也会使太阳穴持续的疼痛和不适。
正常的环境刺激头痛现象有所差距,但太阳穴部位发生针扎刺的疼痛是高血压的症状,服用止痛药物以后不能得到彻底性的缓解,需要及时关注血压的水平,进行治疗以及预防的工作。
2、视力模糊
86.5%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伴随着视力模糊以及记忆力下降,受血流受阻,影响自身的血压上升趋势发展,伴有脑部神经性的缺陷。
针对于人体视网膜健康状态和视黄酮运行能力产生一定的阻碍,针对外界的数字以及事物产生模糊性行为,容易发生认知传感紊乱现象。
3、烦躁、心悸、失眠
高血压是因为血压偏高影响人的心情,容易出现心情烦躁,遇到小事情难以控制情绪,而且容易出现失眠、心悸,是很常见的问题。
高血压会使大脑皮层紊乱和植物神经失调,让人睡眠质量变差,入睡困难,半夜惊醒,喜欢做噩梦等,所以当出现心悸,烦躁,失眠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血压偏高了。
4、肢体麻木酸痛
血压高会使神经血管受到影响,导致器官出现病变,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皮肤和手足容易出现酸痛、麻木,甚至很多患者出现手指不灵活,这可能是因为手指血管以及神经受损,需要注意治疗以及控制。
高血压给身体所带来的危害比较大,尽管如今医学技术发达,治疗手段也比较多,绝大数高血压患者并没有达到推荐的血压控制标准,不积极治疗控制,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高血压患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控制在正常的水平。
各年龄段血压标准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离理论本的四个指标。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考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有一些变化。所以,很多人体检之后发现自己的指标和标准指标不一致,往往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其实很可能是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
低了供血不足,高了损伤血管器官
血压过低: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眼前一黑,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但是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
H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年龄段
高压-男 低压-男 高压-女 低压-女 16-20岁 115 73 110 70 21-25岁 115 73 110 71 26-30岁 115 75 112 73 31-35岁 117 76 114 74 36-40岁 120 80 116 77 41-45岁 124 81 122 78 46-50岁 128 82 128 79 51-55岁 134 84 134 80 56-60岁 137 84 139 82 61-65岁 148 86 145 83
数据来自:
中国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离理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
另外,如果血压超出标准,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高血压了呢?请参考下面这张表。
H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血压类别
高压 低压 理想血压 120左右 80左右 正常血压 130以下 85以下 正常高值 130-139 85-89 轻度高血压 140-159 90-99 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94 中度高血压 160-179 100-109 高度高血压 180以上 110以上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大于140 低于90 低血压 90以下 60以下
另外,专家提醒,血压测值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一次测量不能盲目作为诊断结果。
血糖
低了伤害大脑,高了伤害器官
血糖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人们往往认为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总比高一点好。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因为高血糖和低血糖这哥俩性格迥异,高血糖是个慢性子,能够打持久战,一点一点地伤害你,暂时不影响生命,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它的危害性是以年来计算。
低血糖是急性子,如果不及时“修理”它,则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摧残”你,要是超过6小时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根本不能恢复,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导致死亡。即便在深度昏迷时抢救过来,最后也会变成植物人。所以它的危害性就要以分钟来计算了,因此也不可小瞧了低血糖
血糖过高: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离理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一般而言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H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诊断条件
静脉-全血 毛细血管 静脉-血浆 正常参考值-空腹 3.9-6.1 正常参考值-餐后两小时 7.8以下 糖尿病-空腹 6.1以上 6.1以上 7.0以上 糖尿病-餐后两小时 10以上 11.1以上 11.1以上 糖耐受量受损-空腹 小于6.1 小于6.1 小于7.0 糖耐受量受损-餐后两小时 6.7-10.0 7.8-11.1 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 5.6-6.1 5.6-6.1 6.1-7.0 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 6.7以下 7.8以下 7.8以下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分级,分为轻度糖尿病、中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
血脂
低了营养不良,高了危害健康
血脂过低:很多人以为血脂越低越好,其实血脂过低和高血脂一样危害健康。研究显示,低胆固醇摄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脏病死亡人数,是高胆固醇摄入水平(大于300毫克)的2 倍。
血脂过高: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并日益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还会中断血流。就像热水器水管中的水垢越积越多,最终堵塞水管,水流越来越慢,严重时流不出水来一样。
血脂异常是一种慢性病,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促发作用终身存在逐步加重,降脂药物的作用是暂时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一旦停药后,药物的作用消失,血脂会很快回升。降低血脂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降脂药物治疗,多管齐下,才可以将血脂控制在一个满意的水平。
H血脂一般参考值
种类
参考值 总胆固醇 2.8-5.17mmol/L 甘油三酯 0.56-1.7mmol/L 男性-高密度脂蛋白 0.96-1.15mmol/L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 0.90-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 0-3.1mmol/L
尿酸
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
长期以来,血尿酸是用来诊断和评价痛风患者的重要生化指标。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和并发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而且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可促进动脉硬化及血小板聚集,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尿酸盐可损伤动脉内膜,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升。
尿酸升高患者,首先要限制摄入高嘌呤类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不带鳞的鱼虾、蟹、豆制品、各种肉汤、奶制品等,为促进尿酸的排泄要多饮水、戒酒、限制热量,坚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均有益于调节体内尿酸的代谢。严重情况遵循医嘱服药。
H尿酸的一般参考值
性别
参考值 男性 237.9-356.9μmol/L(4-6mg/dL) 女性 178.4-297.4μmol(3-5mg/dL)
这这几张对照表是
对自己身体身体情况的一个参照,
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