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前,结合我多年的经验,把此类同时报考的考生分为以下两种:
(一)已经规划好自己未来发展的考生
1、报考心理
这类考生已经明确要走仕途,那么考研考公都势在必行。这是因为公务员法规定,本科公务员定一级科员,硕士公务员定四级主任科员,博士公务员定二级主任科员。所以有了研究生文凭对于定级非常有帮助,而且节省定级时间,对晋升十分重要。所以对于这类考生与其空出大片时间准备一门,不如二者同时进行。
2、报考分析
这就需要考生拥有扎实的实力,同时安排好充足的时间备考。对于两个考试同时上岸几率很大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
3、实际案例
电子科技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小王,从事审计工作两年,期间注册会计师已经通过四门。2020年公考裸考试水差一名上岸,2021年辞职备考,当年两考全部通过,并且还通过了一门注会科目。
(二)徘徊于考研和考公二者间,考上哪个是哪个的考生
1、报考的心理
白猫黑猫抓着老鼠就是好猫。
2、报考分析
是一种双保险的举措。
其实对于考公,我们不得不承认运气占有一定成分,最主要体现在选岗环节。我们知道有些专业只能报考三不限,如果报考同一岗位的人多了,竞争势必就大。那么为自己准备一条考研的退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3、实际案例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的吴某,应届跨专业考研失败后,选择同时备考两个考试。2021年国考失利后,次年省考通过,同年考取山西大学在职研究生成功。
结论:
(一)考公是找一份工作,而考研是一种学历提升,两者并不冲突。而且一旦入编,考研也基本势在必行。在一些部委、省厅的公务员,研究生学历就是基本配置,而且不乏有名校毕业生。
(二)会计学、法学、财政学、金融学、税务等等专业,考研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公考专业科目也有重要帮助;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行测有几部分内容和199管理联考数学的逻辑相似。
一、适当处理以下两点冲突:
(一)考研时间是12月倒数第二个周末,公考是11月第四个周末,省考大约在3月至4月。而公考准备一般3个月以上,考研要准备半年,甚至一年。所以,对于备战国考的考生,肯定会分散彼此注意力,对一些知识不是牢固的人有一定影响。至于只准备参加省考的考生,这种担忧就要小了很多。
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合理安排时间。
(二)公务员是不允许在读研究生进行报考的,如果同时被录取,该如何处理?
解决办法:两个考试上岸有先有后,如果先入职公务员,可以和单位沟通,看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否可行(我们也可以直接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如果先考上了研,那就只能放弃考公成绩了。你也不必觉得可惜,其实研究生毕业后,公职考试职位会增多20%,而且所报单位也只会更好,有统计显示,研究生毕业后再次进行公考竞争压力会下降70%(考公面试阶段,研究生学历本身就是重要参照条件)。
二、给同时报考考生的几点建议:
(一)建议拿出整片时间来学习,安排好学习进度,因为同时报考学习压力大,有条件的同学最好选择去图书馆或者考研自习室学习。
(二)公考对学习能力的要求相比考研低,但其更讲求方式方法,所以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考研上。对于公考我建议大家报个培训班,这样效率更高些。
(三)如果考研和考公你都准备报辅导班,那么特别建议你报那种一体班,这类一体班不仅在价格上会有一定优惠,而且课程安排上也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