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夏红艳烈士遗像,请大家好好看看。你想他吗?”“是的!”仿真专家林宇辉被誉为“神笔侦探”。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为烈士画像,并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让英雄跨越时空与亲人“重聚”。5月13日,模拟人像专家来到聊城市东阿县刘集镇孙郭村,将丈夫的遗像赠送给97岁高龄的葛烈士,同时赠送的还有一张迟到70多年的“结婚照”。
“70多年没见了!”翻开夏红艳烈士遗像,望着阔别70多年的丈夫,葛老人心情沉重,激动不已,泪水几度夺眶而出。闪电记者了解到,夏红艳出生于1921年8月,1946年5月入伍,原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第四团士兵。1948年参加淮海战役时失踪,1957年被追认为烈士。直到去世,夏红艳都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如何恢复烈士的真实遗骸成为林宇辉的一个难题。
“根据哥哥和弟弟的照片,画一幅夏红艳年轻时的画像。”闪电新闻记者了解到,夏红艳入伍时,新婚不到半年。结合林宇辉烈士夏红艳直系亲属的影像资料,以及家人对夏红艳烈士的回忆,最终定稿。“这个人像是穿军装的,比较真实。”
70多年来,葛一直生活在农村,与养子夏廷玥生活在一起。葛老人的养子夏廷岳告诉闪电新闻记者,老人辛辛苦苦把他养大成人。“我结婚了,娶媳妇带孩子,孩子又结婚了,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
“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让她觉得丈夫还在,这是一种心理寄托。我觉得是对她以后生活和精神的一种支持。”在前期走访中,了解到不仅夏红艳烈士没有留下照片,葛老人年轻时也从未拍过照片,于是决定画一张小两口的“结婚照”。看到林宇辉带来的照片后,老人哭了一会儿。
“我只盼着回家,只盼着一封信。如果不是听了他的战友顾官屯的话,我怎么会知道自己牺牲了呢?”葛智明告诉闪电新闻记者,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不想回娘家或再婚。
“夏红艳为国牺牲,我要为他守家!”葛智明一生都信守这个诺言。
“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后代记住这些先烈,他们当年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山东省有30多万革命烈士为国捐躯,许多烈士没有留下任何影像或图片。今年以来,山东省烈士事迹汇编、宣传教育中心、林宇辉肖像工作室持续开展烈士肖像活动,把烈士肖像作为服务烈士亲属的重要载体。林宇辉告诉闪电新闻记者,烈士画像的工作还在继续,目前已经绘制了120多幅烈士画像。
闪电记者郝爱银左欣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