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参事
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今年的3月8日,是第113个国际妇女节,也是我国第100个妇女节。如今,越来越多的新时代女性寻求所爱、彰显自我,撕去了种种带着刻板印象的标签。同时,关于女性权益保障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各行各业对于女性职工更加友善。
她”的每一个选择,都得到了更多尊重和保护。
讲述人:王聪全职妈妈走上创业路
今年是我当全职妈妈的第8年,收获了一个新的身份——创业者。2022年,我的两个女儿都迈进了小学。虽然还是早六晚九的生活节奏,但属于自己的完整时间比从前多了不少。我和其他几位妈妈商量着一起做点事儿,很快就选定了一处房子,打算开一家托管班。选择这个行业不仅是因为绝对专业对口”,也是为了给更多在家庭和职场间抉择、奔波的女性撑一把伞。
创业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空间的设计、装修的细节常常让我们纠结到深夜。接下来我们还面临着完善各种手续、调研、招生等种种关卡。不过,身边其他女性的创业故事让我们很受鼓舞。
从全职妈妈到创业者,我身边都是鼓励的声音。我们常常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相较于从前,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也有了更多专属福利——有许多针对女性就业、创业的利好政策,比如银行有巾帼贷”,学校有针对女生开展的就业创业计划,农村有针对灵活就业女性和农村妇女开展的相关培训……我看到,更多的路在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生活环境的女性面前铺开。
今年9月,托管班就要营业了。平凡女性的平凡事业,也一定会闪闪发光。
讲述人:小李走出象牙塔”并不可怕
我就是传说中可以整顿职场”的00后”,2022年大学毕业。毕业前,面对即将走向社会,我曾经感到害怕和无助。实际上,走出象牙塔”的我,感受到很多善意和温暖。
以前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关于背奶妈妈”的新闻,女性在人生的特殊时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尴尬。但在我所在的企业,专门为宝妈设置了母婴室,她们不必在洗手间里躲躲藏藏。像这样人性化的举措,体现了对职场女性的尊重。
我发现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女性担任高管和管理层职位,她们的声音和意见也很受重视。我觉得,女性领导有一定占比,更有利于基层职场女性的发展,因为我们互相之间更能彼此体谅和理解。
有些大厂”,专门针对女性推出了健康保障计划、为职场妈妈设置了弹性工作制……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多,让我觉得很踏实。我相信未来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和待遇会更好,象牙塔”外的世界阳光明媚。
讲述人:璐璐妇女权益保障更加完善
我是一名关注妇女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我明显感到,现在女性的权益保障越来越完善。
在职场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和组织开始重视性别平等,采取措施来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和待遇;在家庭方面,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女性的地位和权益,男女平等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法律方面,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出台,保护女性免受家庭暴力、性骚扰等侵害。
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推动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保障的工作。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同时完善了相关保障措施,预防和处置性骚扰、性侵害制度机制,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改善妇女发展环境具有深远意义。
我看到,无数女性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和价值,积极参与到各个领域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和尊重。虽然女性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但是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女性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她”的选择被看到、被尊重
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女孩要学文科”……调查问卷显示,60.95%受访者认为上述这些刻板印象正在消失;56.19%受访者认为,女性权益有了很大提升。
不管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教育、经济领域,我们都看到了很多伟大的优秀的女性,女性力量已经成为绝对不能缺少的支撑。”采访中一位市民表示,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时,女性与男性同样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而且相关政策和法律也在向妇女权益保障倾斜,这些都是女性获得发展的支撑。我觉得有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面对家庭暴力,很多女性仍然没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就需要社会的更多关注和引导。”
记者注意到,2023年,济南市也有一系列关于妇女权益保护、女性创新创业发展的计划。如培训1万名妇女掌握家政服务技能,提高生育医疗费待遇水平,免费为300名困难女性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打造200个泉城家和”幸福驿站……
巾帼”力量和她”的选择,都在呵护和保障中被看到、被尊重。
市民 王先生
我觉得现在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女性所展现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她们很好地平衡家庭和事业,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我心中的新时代女性应该是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生活,不依赖他人。
市民 申女士
我认为新时代女性要懂得肯定自己。现在网上关于女性有很多讨论,也有不同的审美和看法,但我们不应该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要学会善待自己、肯定自己。现在有很多关于女性权益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我很有安全感。
市民 王先生
过去人们对女性存在一些刻板印象,认为有些工作男性能胜任但女孩不行,现在这种成见已经被打破了,大众对女性非常尊重。我希望能有更多让女性受益的政策出台,这对我们的母亲、妻子、女儿,都是一种保护。
微观点
让关怀女性员工的企业收获更高社会认同
HR369人力资源网
那些关怀女性员工、为女性员工提供福利倾斜的企业,应该收获更高的社会认同,应该得到更多优秀职场人才的青睐,这才可以督促更多企业主动关怀女性员工。同时,劳动、人力资源、妇联等部门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督促企业的管理,强化建议权、监督权和执法权,全方位照顾女性员工的权益和需要。
关怀女性,推动男女平等,还不能忘记从家庭出发。社会上还是存在女性应该服从社会分工,花更多时间来照顾家庭、教育孩子”的思维定势,这显然是对女性权益的一种绑架,和新时代女性的个性化需求相违背,也忽视了女性自主选择的权利,不利于推动男女平等。
女性在兼顾家庭和工作的时候,应该有更多自主决定权,应该有能力发出更独立的声音。要让这样的美好画面变成现实,除了需要女性自强自立,还需要社会和家庭提供一些助力,应该主动去打破女性应该成为贤妻良母,工作好不好其实无所谓”的思维定势。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尤其是丈夫,应该更主动地去分担抚育孩子、陪伴孩子和做家务等事情,让女性也有追寻职场梦想的权利。要让女性得到公平对待,千万不能忽视家庭这个出发点。
正视女性的需要,直面女性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上可能遇到的不公对待,是推动男女平等的必由之路。只有将关怀女性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来看待,将其作为一份社会责任来给予重视,女性才能得到真正公平的对待。
对性别歧视露头就打”
人民网评
近年来,针对女性职场就业的歧视乱象,从中央到地方完善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针对性的政策法规。2019年,国家九部门就曾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提出禁止在招聘环节限定性别。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在2022年也补充修订了诸多内容,更明确了就业性别歧视的具体情形,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眼下,各地也正在跟进探索,细化包括就业在内的女性权益保障。
明显的歧视已不再难防难识破,怎样取证隐性或变相的歧视,精准取证和界定处罚,仍是需要探索的内容。尤其是对顶风而上”者,应当坚持露头就打,持续加强惩戒。
眼下,企业正在释放活力、吸纳就业。如何解决企业追求经营发展和权衡利润、公平选人的矛盾,涵养企业建立正确的用人观、发展观,是绕不过去的一道考题。这启示我们,治理女性职场就业歧视困境,要堵疏结合、多方施策、久久为功。对于女性本身来说,也要持续学习,规划好职业和人生,以优良的自我核心竞争力应对职场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神回复
网友@鱼蛋大人:我们不是女王”不是女神”,是每一个在自己的位置发光的普通劳动妇女!祝咱们节日快乐。
网友@浊如仙:都市白领挺好的,家庭主妇也没有什么不好,躺平宅女也是种选择,只要你觉得自由!
网友@夜晚的牢笼:女性的真心快乐,一方面源于自身的价值得到释放和承认,另一方面源于社会对女性予以更多的呵护。
网友@小星星:妇女节快乐”不应该只是一种仪式感。
欣视界
每个女性都可以是发光体”
你眼中的新时代女性是什么样的?自信勇敢”经济独立”心地善良”乐观向上”温柔聪慧”……这都是采访中我们得到的答案,可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标准。正如同如今互联网上很多人开始抵制一味追求白瘦幼”的单一审美,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也在逐渐消解。
妇女节适逢全国两会,各行各业的女性代表、委员积极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她智慧”,成为全国两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妇女能顶半边天”,可真不是一句客套话。
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过许多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出不平凡成就的女性。她们在各条战线敬业奉献、拼搏进取,积蓄起强大的女性力量。她们身上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女性最美的写照。互联网时代,还有许多追求个性独立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走到台前,她们喜欢什么就去探索、向
往什么就去践行,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达人”甚至顶流”,这又何尝不是新时代女性该有的样子?
每个女性都可以成为自信、独立、快乐的发光体”,值得高兴的是,有千千万万条路可以通向这个美好的目标。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