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石在河北召开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大会——鲁边革命纪念园。
改造后的大东吴社区
-乐陵市已建成 971个村级365个预热服务中心。
在陆机边区革命纪念公园举行全民阅读活动。
志愿者在新华书店读经典。
乐陵市委宣传部和中医院去共建社区诊所。
东旅游区新航拍照片,东旅游区新航拍照片
杨安镇为“美丽庭院”示范户挂上文明标志。
铁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表彰大会
到处都是红斑,每天都很拥挤,地面干净整洁;智能停车位,车辆有序统一;在斑马线前,车辆停下来等待行人通过;一个个红色马甲穿梭在城乡之间,忙着服务群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乐陵市坚持利用冀鲁豫边区的红色资源塑造城市特色,融化市民精神,形成社会风尚。“擦亮文明底色”成为70多万乐陵人的自觉行动。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精神文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去过乐陵的人都被这里蓬勃、健康、祥和的文明氛围所感染。
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精神基础
在乐陵,我们经常看到一群穿着红色马甲的老人,他们在城镇、街道、中小学里精神抖擞地奔走,宣讲党史。
这支有30人的队伍被称为“红韵金秋”五老宣传组,杨就是其中之一。
“于致远故意暴露自己,把敌人引到一个土房里,掩护主力突围。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将手指蘸上伤口的鲜血,毅然在墙上留下了死亡的诗句,然后开枪自杀。他才26岁……”近日,在乐陵市小学,65岁的退休老干部、乐陵市委宣传部5岁志愿者杨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向现场100多名师生讲述了边区革命英雄于志远的光辉革命事迹,并带领大家回到现场。
“乐陵是一片红色沃土,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我们有责任在年轻人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让红色的基因传承下去。”杨兴奋地说。
近年来,乐陵市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组建了“红韵金秋”老干部宣传队、小红讲解员宣传队等多元化的红色宣传队伍。通过开展纪念馆党史讲座、党支部报告厅讲座、学生课堂讲座、文化广场讲座、田间讲座等“五讲”活动,,它传承了红色基因,为创建文明城市构筑了精神基础,让红色成为乐陵的亮丽底色。
“纪律性精神是我们的根和魂。我们坚持用红色文化感召人,用革命精神感召人,让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维护乐陵城市形象,让文明之花在乐陵绽放。”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说。
打造“红色物业”引领文明治理
走进盛鑫首都区,漂亮的建筑、干净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绿色景观营造出和谐的氛围。然而,几年前,社区的情况完全不同。相继更换了两家物业公司后,小区暂时失控。
改变是从业委会选举和“红色物业”入驻开始的。
去年4月,在乐陵市人民法院的帮助下,成立了小区内的共建单位、小区业主委员会和党支部。11名成员中,6名是党员。各楼还分别评选出楼长和单元长,并通过业委会亮身份的方式向社会公示。截至目前,社区已辞退老物业,聘请乐民新物业,协商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43个。
它是社区城市的细胞,社区的文明程度反映了整个城市的文明素养。近年来,乐陵市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建立“一核主导、多元共治”的城市社区红色治理模式,将红色基因注入城市社区治理的全过程、全环节,推动城市文明提升,让群众共享文明成果。
织密网格推进“红色覆盖”。纵向将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社区党支部-走廊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体系。横向上,建立社区治理“旅游孩子N”共同体,即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协调社区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两个治理载体,联合社区周边“两新”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两位委员”努力打造一个强大的“红色产业委员会”。在委员会成员中,67%是党员,60%是公职人员。治理“三无”和老旧小区,实现所有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推动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人员交叉任职、深度融合,打造“红色物业”,建立“一体化”快速服务平台。解决问题780余个,调解矛盾纠纷140余起。业主投诉同比下降80%。
通过城市社区红色治理,鼓励社区居民以“主人”的姿态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党群关系好,邻里和睦。如今走在乐陵各个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停放有序,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小区里随意张贴的小广告,换成了文明小区的宣传标语。
红色“蒲公英”传播文明
又是一个高考季。灵石交通局成立了由30辆出租车和网约车组成的爱心送考队。爱心车准备了包括清凉油、2B铅笔、矿泉水等小包装。为考生顺利参加考试保驾护航。
爱心送考是乐陵市交通局“枣乡交通”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6年来,共出动400余辆送考车,每一位交通志愿者都用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
从“一把火”到“满天星”,遍布城乡的“志愿者红”点亮了城市文明之光。
疫情期间,近万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筑起防控疫情的红色屏障;开展“红色微服务”进社区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完成“微心愿”;党员进村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办公,“零距离”服务群众;开展送书送学活动,把红色经典传播到党员群众家门口...
这个鲜红的志愿者温暖人心。是遍布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穿越田野、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在新的时代潮流中,他们像成千上万颗充满希望、活力和正能量的“蒲公英”,释放着自己的志愿热情,在枣乡大地播撒着新时代文明的种子。
目前,乐陵市纵向形成了“实践中心—实践活动基地、实践办公室—实践站”三级阵地链,横向构建了辐射“评帮庆乐”五大内容的平台模块,建设了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了3个文明实践基地,建设了17个文明实践办公室、881个实践站,建设了理论宣讲、普法宣传、365温馨留守、经典诵读等10个。形成了“旅游1遛娃7好玩N”多元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为文明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乐陵,新时代文明实践全年常态化,每天都有活动。送文化、送科技、送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无处不在。
□郝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