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生活网 旅游 “暖心食堂”撬动乡村善治!施乐探索乡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暖心食堂”撬动乡村善治!施乐探索乡村养老服务新模式。

今年以来,乐陵市坚持“政府支持、村级主办、自愿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花楼、铁英等乡镇试点建设“暖心食堂”,探索以村为单位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8个暖心食堂,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午餐。从解决一顿热饭入手,可以解决农村“老无所养”的问题,撬动农村善治新格局。

志愿者去暖心食堂做志愿服务。

一、实施动机

凌总人口74万,外出务工人员30多万,还有大量的农村留守人口。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行动不便、孤寡孤独的留守老人,一日三餐,这是最大的问题。老人的日常生活成了外出打工的子女最担心的事情。如何让老年人吃上好吃的,能“吃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也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最现实的任务。

留守老人和志愿者一起包饺子迎接冬至。

二。主要措施

多渠道资助,促进“暖心食堂”的灵活运作。多元化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暖心食堂”的关键。施乐采用“政府补贴+分支机构+社会捐赠”的模式,建立了富有活力的运营体系。提高门槛作为试点,选择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上、乡贤积极性高的8个村作为试点。70岁以上村民、65岁以上退伍军人、村内五保户、贫困户优先纳入就餐范围,食堂根据村内实际情况,通过“一元午餐”、“工作日免费午餐”等方式灵活经营,帮助保活。

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动“暖心食堂”丰富多彩。灵石坚持“暖心食堂”选址与村级活动场所一体化,以“暖心食堂”距离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步行不超过15分钟为标准,形成集饮食、娱乐、学习、医疗为一体的村级养老服务圈。方便吃过饭的老人们一起开展文化娱乐等社交和学习活动。通过场所的集中设置,促进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渗透和丰富,实现从“养老”到“安享晚年”的转变。

菜单管理和运营,推动“暖心食堂”效率升级。通过精准摸底,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老人建立“饮食档案”,摸清老人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饮食禁忌,制定有针对性的“老人饮食”。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采取“食堂固定服务岗+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形式,确保食堂“有人管理”。通过“饭前点名”,动态掌握村里老人的情况,对未来两天在食堂吃饭的人进行家访,确保老人安全。人性化机制推动养老服务升级,让新时代的“大锅饭”吃上文明新风、和谐暖风。

3,取得成果

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实现了“双转化”。通过八个“暖心食堂”试点,最明显的是留守老人生活状况的改变。出去散步的人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坐在家里看电视,在门口抽烟的人少了。

基层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双重加强”。“一锅吃”给了老人们一个交流的平台,村民之间的感情更近了,邻里之间的摩擦少了,原有的矛盾有了突破。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招牌擦亮,感召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乡贤回乡敬老的热情得到了“双提升”。“暖心食堂”成立后,村民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更高,以“为村里从小重视自己的老人做点事”作为“比较”的标准。每个人都有钱支付,但没有钱贡献。通过“暖心食堂”,“桑紫青”有了更直接、更真实的释放点和落脚点。

找举报人,求举报,求帮助,下载“齐鲁一点”APP或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济南生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jn0531.com.cn/n/7564.html

作者: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31-8898951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21998208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