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了解悉尼(7)
两座世界级建筑,灵魂宝藏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矗立在圆形码头上。
走出皇家植物园西北门大约是下午1点(2019年7月31日)。你可以沿着环海步道走几百米到达悉尼圆形码头,这是今天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圆形码头不仅是悉尼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悉尼著名的旅游景点。悉尼歌剧院、悉尼港湾大桥、悉尼岩石区、悉尼博物馆、旧海关大楼等景点都在这个景区内。
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位于悉尼湾悉尼中央商务区的北部边缘,在Bennelong Point和Rocks之间,是悉尼的水陆交通枢纽。如今的圆形码头已经成为悉尼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除了其巨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功能外,更让它声名远扬的是分别矗立在其左右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灵魂瑰宝悉尼港湾大桥和悉尼歌剧院。
在这里,我们应该介绍一下悉尼港湾大桥和悉尼歌剧院。
悉尼港湾大桥(悉尼港湾大桥)
悉尼港湾大桥位于圆形码头的左侧(面向海湾),于1932年完工。它是一座钢制单跨拱桥,曾被誉为世界第一单跨拱桥,是悉尼早期的代表性建筑。海港大桥从& # 34;怀孕& # 34;到& # 34;出生& # 34;前后历时100余年,历经千辛万苦:从1815年建桥方案的提出到1857年第一张设计图,历经40余年的酝酿;经过60多年的设计修改,1923年破土动工。然后经过8年多的建设,终于在1932年3月19日建成通车。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Xi”!
悉尼港湾大桥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拱门,跨度503米,单跨拱门,这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罕见的。赢得世界第一单跨拱桥的称号绝不是浪费时间。整个悉尼大桥(包括引桥)的长度为1149米,海面到桥面的高度为58.5米,海面到桥顶的高度为134米。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桥面宽49米,各种汽车都可以通过。中间有复线铁路,两侧人行道宽3米,桥下可以完美实现水陆立体交通功能。海港用钢量总计5.28万吨,铆钉数量600万个,最大铆钉重量3.5公斤,使用水泥9.5万立方米,桥塔和桥墩使用花岗岩1.7万立方米,建桥使用油漆27.2万升。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铁桥工程的宏伟。在20世纪30年代,在海上建造如此规模的桥梁是罕见的。
“一桥飞架南北,护城河成通衢。”海港大桥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悉尼港的南北两岸,北端弯成一个大弧形,连接北行的高速公路,南端延伸到悉尼市区。它巍峨、英俊、雄伟。大桥建成后,成为悉尼的象征,悉尼的名片。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位于圆形码头右侧的便利岬角上(面向海湾)。它遥望举世闻名的海港大桥,三面环海,南端远邻皇家植物园和政府大楼。建成后,它将立即取代海港大桥,成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象征。
整个歌剧院分为三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兰餐厅。三个大厅被三组巨大的贝壳覆盖。这些“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面向海湾,依偎着,最后一个背对海湾站着。它看起来像一个盖子打开的蛤蜊倒卧着。
悉尼歌剧院从规划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计划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建造,1955年正式向世界各地征集设计,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233件作品参赛。1957年,一个四人陪审团讨论和审议了歌剧院的各种设计方案,其中一位名叫伊洛·萨里宁的法官注意到了已经被扔进废纸篓的设计图纸。这位经验丰富的芬兰裔美国建筑师眼光独到,发现丹麦设计师joslash utzon的想法很独特,富有诗意,很吸引人。萨里宁苦口婆心,最终说服其他三名法官改变主意。最终,uzun设计的设计击败了其他竞争对手,入选。在建设过程中,设计师uzun因建设资金问题拒绝修改设计方案,并与州政府发生争吵,随后愤然离开澳大利亚。直到2008年去世,他再也没有重新进入这片大陆。遗憾的是,他从未亲眼见过这个著名的建筑奇迹。
1973年,耗时14年、耗资1.2亿元、超出预算14倍的悉尼歌剧院终于完工。同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席了歌剧院的开幕式,但乌尊没有被邀请,甚至连她的名字都没有被提及。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这句名言证明了这座世界级建筑灵魂宝藏的辉煌:这座屋顶高耸的建筑不仅改变了悉尼的面貌,也成为了澳大利亚大陆的代名词。它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法国沙特尔大教堂、英国达勒姆大教堂齐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辉代表。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和文化的殿堂,也是悉尼的灵魂。它被公认为20世纪十大奇迹之一,也是悉尼最容易辨认的建筑。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
▼悉尼环形码头(Sydney Circular Quay),位于悉尼湾悉尼CBD的北部边缘,在Bennelong Point和The Rocks之间,是悉尼的水陆交通枢纽。如今的圆形码头已经成为悉尼最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除了其巨大的水陆交通枢纽功能外,更让它声名远扬的是分别矗立在其左右两侧的世界级建筑灵魂瑰宝悉尼港湾大桥和悉尼歌剧院。
▼出了皇家植物园西北门,沿着环海步道走几百米,就到了今天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悉尼圆形码头。如今的悉尼环形码头高楼林立,鸥鸣燕舞,百人争流,游人如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圆形码头左侧(面向海湾)矗立着世界级建筑瑰宝悉尼港湾大桥。悉尼港湾大桥是一座单跨钢拱桥,曾被誉为世界第一单跨拱桥,是早期悉尼的代表性建筑。
▼悉尼港湾大桥来自& # 34;怀孕& # 34;到& # 34;出生& # 34;前后用了100多年,历经千辛万苦。1815年规划建桥,1857年出第一张设计图,用了40多年。经过60多年的设计修改,1923年破土动工。然后经过8年多的建设,终于在1932年3月19日建成通车。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修远Xi”!
▼悉尼港湾大桥最大的特色是拱门。其拱跨503米,为单跨拱,世界罕见。赢得世界第一单跨拱桥的称号,绝不是浪费时间。整个悉尼大桥(包括引桥)的长度为1149米,海面到桥面的高度为58.5米,海面到桥顶的高度为134米。万吨巨轮可以从桥下通过。桥面宽49米,各种汽车都可以通过。中间有复线铁路,两侧人行道宽3米,桥下可以完美实现水陆立体交通功能。
▼海港大桥总用钢量5.28万吨,铆钉数量600万个,最大铆钉重量3.5公斤,使用水泥9.5万立方米,桥塔和桥墩使用花岗岩1.7万立方米,建桥使用油漆27.2万升。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铁桥工程的宏伟。在20世纪30年代,在海上建造如此规模的桥梁是罕见的。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海港大桥修建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很奇怪的故事。据说建桥三年后,终于建成了一个巨大的桥塔基础。有一天,几个工人下班后偷偷溜到这里,可能是想躲在里面喝一杯,也可能是因为喝醉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开始施工才出来。巧的是,第二天一早桥墩基础就填好了!吊车司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桥墩里还睡着一堆醉鬼,就把巨石稳稳地推了上去。过了几天,工头发现工人少了,四处打听,才知道他们溜进码头喝酒了。但此时桥墩已被浇筑,找不到他们。之后修建的桥头堡,可能已经成了那些醉鬼的永久墓碑。
▼令人惊叹的一幕也发生在悉尼港湾大桥的落成启用仪式上。1932年3月19日星期六,典礼正式开幕。然而,当新南威尔士州州长杰克·朗(Jack Lang)正要剪彩时,一名身着军装的男子骑着一匹带着醉剑的马,用他的剑剪彩,用“以人民的名义,新南威尔士州”宣布悉尼港湾大桥开幕。后来他很快被逮捕。在政府官员尽快将丝带恢复原状后,杰克·朗继续开幕式。
▼“一桥飞南北,护城河成通衢”。海港大桥像一条巨龙,横亘在悉尼港的南北两岸。北端弯成一个大弧形,连接北行的高速公路,南端一路延伸到悉尼的闹市区。它雄伟壮丽,一度成为悉尼的名片。
▼每到夜幕降临,海港大桥的钢架上就亮起了数千盏灯。此时,它就像一条横跨海湾的彩虹,从远处看五彩缤纷,光彩夺目。
▼在一个叫方便浪角的小岛上,圆形码头的右侧(正对着海湾),矗立着一群群船帆般的靠泊港,如白鹤飞翔的建筑群。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矗立在悉尼贝尼兰岬角上,靠近举世闻名的海港大桥,三面环海,南端面对皇家植物园和政府大楼。建成后,它将取代海港大桥成为悉尼乃至澳大利亚的象征。
▼悉尼歌剧院分为三部分:歌剧院、音乐厅和贝尼兰餐厅。三个大厅被三组巨大的贝壳覆盖。这些“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面向海湾,依偎着,最后一个背对海湾站着。它看起来像一个盖子打开的蛤蜊倒卧着。
1▼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这句名言证明了这座世界级建筑灵魂宝藏的辉煌:这座屋顶高耸的建筑不仅改变了悉尼的面貌,也成为了澳大利亚大陆的代名词。它与埃及金字塔、中国长城、法国沙特尔大教堂、英国达勒姆大教堂齐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光辉代表。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和文化的殿堂,也是悉尼的灵魂。它被公认为20世纪十大奇迹之一,也是悉尼最容易辨认的建筑。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
▼人们对悉尼歌剧院的青睐来自于它独特而美丽的造型。有人说它是一朵盛开的白莲,也有人说它像一面扬帆远航的白帆,更多的人亲切地称它为“大贝壳”。然而,设计师声称灵感来自桌面上散落的几片橙色花瓣。
▼欣赏角度不同,想象力也不同。从这里看,它真的像两艘并排航行的帆船。
▼不同时期的欣赏会有不同的结果。夜幕降临时,悉尼歌剧院被成千上万的灯光映射,变得美丽无比。从远处看,它像一个漂浮在广阔天空中的莲花宝座。
▼其实来悉尼3天的游玩,几乎每天都去过环形码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领略了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这两座世界级建筑的灵魂瑰宝的美丽魅力。把这几天拍的悉尼歌剧院和海港大桥的照片贴出来,供博主们欣赏。
20222426283032343
离开圆形码头,我们来不及游览悉尼的其他景点,只好选择一条捷径走回酒店。然后,稍事休息,我把大件行李放在亲戚晏子的办公室(在此非常感谢),轻装上阵,赶往悉尼金斯福德·史密斯国际机场,开始我大洋洲之行的第二阶段。
(初稿:2020年7月修改:2022年4月孟子故里邹城)
【大洋洲旅行】游记开始了。
请看下一集:第二部【夏天去新西兰看雪】
夏天来新西兰看雪(自驾南岛第一天);
早上在克赖斯特彻奇纸板教堂祈祷,晚上特卡波的牧羊人拍摄星空。